坐轮椅的世界冠军 从轮椅到世锦赛铜牌,他熬了7年:下个目标唱国歌

时间:2025-09-20 11:22:18点击:6世界杯
从轮椅到世锦赛铜牌,他熬了7年:下个目标唱国歌

9月17日晚,2025年东京世锦赛男子跳远决赛现场,26岁的中国选手石雨豪迎来了自己的第二跳。

他稳步起跑,逐渐加速,在起跳板前纵身一跃,随后稳稳落在沙池中。

从沙坑起身时,石雨豪先是低头仔细确认自己的落地痕迹,旋即转头望向场边的电子屏幕——8米33。

不远处的观众席上,朱华刚教练激动得一跃而起,他一边拼命朝石雨豪挥手,一边激动地大声喊道:“满板!”

听到教练的呼喊,石雨豪终于露出了笑容。那笑容里,有感慨,也有释怀。

这一跳让他收获了一枚世锦赛的铜牌,8米33是他本赛季的最好成绩,也是他自2018年受伤之后跳出的最好成绩。

他说:“这块铜牌,是对我自己的一个小交代,我的目标更加远大。当年受伤、我坐在轮椅上时,我就告诉自己,总有一天,我会再次回到世锦赛的舞台上。”

回望七年蛰伏的漫漫长路,从巅峰时的意外坠落,到伤病反复中的咬牙坚守,再到一次次调整与尝试后的奋力攀爬,这枚铜牌早已不止是一份普通的赛事荣誉,而是成为了他“追上曾经那个一飞冲天的自己”最珍贵的见证。

时间回到九年前。

2016年全国青年田径锦标赛,17岁的石雨豪在跳跃决赛中猛然一跃,跳出了8米30的成绩,不仅拿下了冠军,更是一举刷新了该项目的亚洲青年纪录,技惊四座。

更夸张的是,在这次比赛中,石雨豪的全部六跳里有五跳都超过了8米!

要知道,一年多前他被选入江苏省队的时候,成绩还只有7米63,但他出色的身体协调性、恐怖的爆发力,以及对技术动作的快速领悟能力,都让他在跳远领域里如鱼得水,进步速度快得惊人,仅两三个月之后,就打开了8米大关,而又两三个月之后,就跳出了8米30!

然而,质疑的声音也在此时伴随着荣誉而来。

“当时很多人都说我,是不是用药了,是不是改年龄了。”面对这些流言蜚语,石雨豪不屑争辩,只是冷冷一笑:“无所谓的,做没做过我自己知道,现在我只想做我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。”

2017年的中国田径街头巡回赛北京站,他跳出8米31夺得冠军;伦敦世锦赛,他又跳出8米23。

“如果一次不信,我就再来一次,两次三次。”

当时的石雨豪,鲜衣怒马,眼神里全是桀骜。

2018年,石雨豪的技术动作愈发成熟,几乎每一跳都能稳定在8米以上,这也让他对即将开始的亚运会充满了憧憬。

他先后在亚洲室内锦标赛、英国格拉斯哥室内大奖赛夺冠,19岁的少年渴望在更大的舞台上证明自己,用金牌彻底击碎所有的质疑。

5月12日,小雨。

钻石联赛上海站,主场作战的石雨豪感觉自己状态上佳,决定与南非名将曼永佳“死磕到底”。

于是,在第二跳中,他将技术发挥到了极致,跳出了8米43的个人最好成绩,直逼全国纪录8米47。

他兴奋不已,振臂高呼,漫天的雨雾也无法浇灭他的战斗热情。

然后,在这最巅峰的时候,命运最恶劣、最残酷的玩笑,就这样降临了。

在最后一跳中,跳板上的积水让石雨豪脚后跟打滑,在落地时失去重心,重重地摔进了沙坑。

脚上传来了剧烈的疼痛,石雨豪捂着脚,下意识一声惨叫。

“我落到沙坑里的时候,整个脑袋都是空白的,当时第一反应没有很痛。” 石雨豪后来回忆道:“过了一会我感觉我的脚已经硬生生地被扯出来了,那一下子真的受不了。”

惨叫,不仅是因为身体上的疼痛,更是内心恐惧的宣泄——那一刻,石雨豪已经意识到,自己的亚运会可能要泡汤了。

场边的朱教练,心中同样是一片空白。

“当时我就觉得是跖骨出问题了,扇面伤得很严重。”谈及往事,朱教练依然心有余悸:“但我还是只能先安慰他,也许只是一次脱臼,没什么大不了的,用不了多久就能好。”

然后,当晚的诊断结果给了师徒两人重重一击:左脚第3-5根趾骨脱位,并伴有轻微骨折,需要立即手术。

“我一下子就哭了,整个医院急诊都是我的声音。”那一刻,19岁的少年彻底崩溃了——他不仅错过了近在咫尺的雅加达亚运会,更要面对漫长的手术与康复期,而当时距离东京奥运会已不远。

“知道东京奥运会赶不上的时候,我真的不知道哭了多少遍。”

深夜的医院急诊室里,石雨豪承受着脚踝的剧痛与内心的绝望,他不停地用头撞墙,直到医生给他注射了镇静剂,才能缓缓入睡。

“自己完全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,我那会儿也才19岁,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。”多年之后,再提起那个伤心的夜晚,石雨豪依旧能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无助——从8米43的个人最佳到毁灭性的伤病,天堂与炼狱的转换,只在一瞬间。

手术后的日子,是石雨豪职业生涯中最黑暗的时光。整整一年,他都在手术与康复中反复挣扎。

“在每一次感觉非常好的时候,然后就给我来这样一下打击。”谈及自己艰难的复建经历,石雨豪轻轻地叹了一口气:“不是只有手术后的一年,而是持续了大概有5年时间,就是如此反反复复,经常被当头棒喝。”

身体上的疼痛尚可忍受,心理上的煎熬却让他几近崩溃——原本爱笑的他,开始频繁情绪失控,“我在宿舍哭,在训练场的角落哭,在食堂哭……”

但在一次又一次的破碎和失望中,石雨豪努力地振作了起来。

他在社媒记录着“离正常走路不远了...即将全部脱拐...恢复到正常走路了!我要训练、训练、训练!”,他一次又一次告诉自己“我总有一天会回到世锦赛的!”

“他背地里不知道哭了多少次。”朱教练用手指肚轻轻地刮着自己的头发,仿佛只有这样,才能驱散掉这段记忆中最郁结的情绪:“但在人前,他总是微笑。”

更重要的是,即便在最艰难的时候,石雨豪也从未想过放弃跳远:“我说我一定要跳远,我肯定要跳的,就像卡尔・刘易斯那样。”

这份执念,支撑着他与教练朱华刚一起,不断寻找着重回赛场的办法。

为了避开受伤的左脚,他们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:更换起跳脚,用原本不擅长的右脚作为新的起跳脚。

对于职业运动员而言,起跳脚是技术动作的核心,改变已经形成肌肉记忆的发力模式,无异于重新学走路。

刚开始练习时,石雨豪的成绩一落千丈,从曾经的8米级选手,跌落到只能跳出6米多的成绩。他没有气馁,一遍又一遍地打磨助跑节奏、调整起跳时机,一点点找回对身体的掌控力。

但无论他如何努力,也只能在7米左右徘徊,而这个成绩在高水平赛事中毫无竞争力,石雨豪陷入了痛苦的瓶颈期。

就在石雨豪挣扎不前时,转机出现了。

一个偶然的契机下,他获得了与兰迪·亨廷顿教练以及苏炳添一起训练的机会。也正是这次训练,让石雨豪接触到了全新的训练模式,更让他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——兼项短跑。

他这样对记者说:“改练短跑让我暂时忘记了苦闷,重新找回了训练的激情。”

2020年底,在一场国内锦标赛中,石雨豪以一场百米比赛完成了伤后的赛场首秀。虽然最终未能进入决赛,但站在跑道上的那一刻,他知道自己“已经重新出现了”。

赛后采访里,他甚至还带着几分少年气的调皮,调侃道:“就是这个赛场,我想对大家说,我回来了,后面你们要注点意了,哈哈哈。”

此后,他在短跑领域的成绩快速提升,并在2021年助力江苏队斩获全锦赛4X100米冠军与全运会银牌;2023年全国田径冠军赛,他又在男子100米决赛中跑出10秒18摘银。

更意外的是,短跑训练中对起跑、加速技术的打磨,不仅提升了他的腿部力量,更帮他重拾了对跳远的信心。

这也让他做出了一个更具挑战性的决定——将起跳脚重新改回伤痕累累的左脚。

朱华刚教练一开始不同意,但最终被弟子说服了:“他在训练场上就像个土匪一样。”

也正是这份“狠劲”,让石雨豪在伤病的废墟上,一点点重建着自己的跳远梦想。

经过2022年冬训的“闭关”之后,石雨豪回来了。

2023年6月,全国田径冠军赛暨世锦赛及亚运会选拔赛如期举行。这是石雨豪改回左脚起跳后,迎来的重要考验。

“就我来之前,训练的状态很不错,自己其实是对比赛有些想法的,但是我很努力的在压住自己,就让自己不要太兴奋太浮躁。”赛前,石雨豪感叹道:“我真的已经等了很久很久了。”

在男子跳远决赛中,他助跑、起跳、腾空、落地一气呵成,当电子屏显示出8米18的成绩时,石雨豪激动不已——这是他受伤五年来,第一次重新越过8米大关,最终他以这一成绩夺得银牌。

与此同时,他还在男子100米决赛中跑出了10秒18。

赛后,面对记者,他的坦陈令人动容:“受伤以后,我已经很久没有能越过8米这个大关,然后今天一下子就突破了,这个腾空的感觉,还有这个高度,都是很久违的,很想念,真的非常想念!”

随后,他又咧开嘴,笑容灿烂,如同穿过云层的阳光:“我2018年受伤,然后这次跑了10秒18,跳出8米18,三个18全都串一块儿了,就很开心。”

自那以后,石雨豪的状态越来越好。

2023年杭州亚运会资格赛,空中又飘起了噩梦中的细雨,这一次石雨豪特意请裁判帮忙擦拭起跳板。他也是唯一破8米大关的选手,强势晋级。

决赛前5次跳跃,他3次犯规,一次失误仅跳出6米94。

但眼前的路只剩一条,就是克服心魔,战胜自己!

他眼神坚定,屏气凝神,第六跳顺利落地,欢呼声响起,8米10,成绩有效!一枚期待已久的铜牌!

2024年长三角国际田径钻石赛,他跳出7米99,依然季军;赛斯特雷国际赛上,他跳出8米21的成绩夺冠,也让人们看到了他重回巅峰的希望。

“这确实是一个积极的信号,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。”

不过,王者归来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。2024年巴黎奥运会,是石雨豪的第一次奥运之旅,可他最终未能晋级决赛,只能落泪离场。

“一些技术上的细节没能处理好。”赛后,他不服气地说道:“但比赛结束了,也没有办法,下次我会做到更好。”

带着这份不服输的韧劲,2025年东京田径世锦赛,石雨豪再次出击。

预赛阶段,他就展现出不错的竞技状态,以8米08、排名第8位晋级决赛。

决赛中,他在第一跳跳出7米84后,第二跳直接爆发,以一个非常漂亮的极限压板起跳,跳出8米33的赛季最佳成绩——这不仅是他自2018年受伤以来的最好成绩,更是他职业生涯的第二好成绩,一度让他排名所有选手首位。

石雨豪最终也是凭借这一跳,稳稳摘得铜牌。奥运铜牌得主弗拉尼8米39刷新PB夺金,盖尔8米34获得银牌。

站在领奖台上,石雨豪的眼神坚定而沉稳。他在赛后写道:做了7年的梦,成了。在东京升旗的梦也成了!下一目标——唱国歌!!!”

7年时间,经历手术与漫长康复,半颗钢钉仍残留在左脚内,那是独属于他的勋章,而他也终于实现了当年在轮椅上对自己许下的诺言:“我总有一天还会回到世锦赛的舞台上。”

“从我受完伤,做完手术再次回到田径场上训练的时候,我就在期待这一天。”东京世锦赛赛后,石雨豪动情地说:“7年过去了,我还是那个我,我还是当初那个最棒的我,敢打敢拼的我。”

如今的石雨豪,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初出茅庐的天才少年。

7年的伤病与沉淀,磨平了他的棱角,让他变得更加沉稳、专注,也让他更深刻地理解了自己对跳远的热爱:“我很喜欢跳远,跳远的时候我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。不到成功的那一下,你不知道自己能跳多远,会落在哪里,完全是在一个不是特别可控的范围里去寻找自己的身影。”

有人问他,怎么看2018年那场改变命运的伤病,他坦然回答:“很多人都说,如果那一年没有那一下该有多好,但其实有没有那一下对我来说都无所谓了,正是那一下让我的人生多了一些经历,可能不是很开心,但从巅峰跌落谷底又回到巅峰,我把这一块硬骨头给啃下来,也算是有趣的吧。”

这份坦然的背后,是他与教练朱华刚多年的并肩作战:“我真的想对教练说声谢谢,因为他陪伴了我这么多年,我们一起经历很多酸甜苦辣,有开心也有沮丧,但这一次,相信是我这么多年以来,让他最开心的一次。”

而朱华刚教练提起他,满是心疼与骄傲:“重伤的那一刻,他还不满20岁,这几年他太不容易了。”

从17岁打破亚洲青年纪录的天才,到19岁因伤病跌入谷底的少年,再到26岁站上世锦赛领奖台的勇者,石雨豪用7年时间,完成了一场属于自己的涅槃重生。他的故事,不仅是一个运动员战胜伤病的励志传奇,更诠释了坚守与热爱的力量。

谈到未来,石雨豪只是轻轻地说道:“跃过被伤病拖累的时光,然后,再远一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