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岁退役的\ 22岁退役的“抗日英雄”,全运会最有梗的双下巴

时间:2025-11-22 11:27:32点击:5世界杯
22岁退役的“抗日英雄”,全运会最有梗的双下巴

2025年全运会泳池畔,男子100米和200米仰泳的领奖台上,一个熟悉的身影再次站上最高处——是的,又双叒是徐嘉余。他用十年如一日的稳定表现,延续着在中国仰泳项目上的统治传奇。

按照全运会的传统,教练员可以与运动员一同登台领奖,共享这份荣光。与徐嘉余共同登台领奖的,是一名有点胖胖的年轻教练,圆润的双下巴,文艺的黑框眼镜,上台前还不忘悄悄提一下裤子的自然动作——严肃中透着几分呆萌,让人不禁莞尔。

 22岁退役的“抗日英雄”,全运会最有梗的双下巴

直到央视解说员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,带着了然于心的调侃:“李朱濠现在是管住了腿,迈开了嘴……”电视机前的泳迷们才恍然大悟:这位略显发福的年轻人,竟是当年那个与徐嘉余并称“温州双子星”的李朱濠!

而此时此刻被叫作“李指导”的李朱濠,也才26岁而已。

 22岁退役的“抗日英雄”,全运会最有梗的双下巴

浙江温州素有“游泳之乡”的美誉。1999年1月9日,李朱濠就出生在这里的一个普通家庭。和许多温州家长一样,母亲朱晓秋最初送儿子去学游泳,不过是希望他多一项生存技能,顺便强健体魄。六岁上幼儿园大班时,李朱濠被温州体校教练吴国忠选中,第一次走进那片改变他一生的碧波。

初入泳池的李朱濠,并没有立刻展露锋芒,甚至显得有些笨拙。“刚去的时候胆子小,不会换气。学了一个月,别人早会了,他还套着游泳圈。”父亲李建光笑着回忆。为了帮儿子克服恐惧,这位朴实的父亲想出了最直接的办法——用一只家用脸盆盛满水,让李朱濠在家练习换气。就是这只寻常的脸盆,承载了一个未来冠军最初的梦想,也映照着一个家庭最质朴的支持。

后来,吴国忠教练因身体原因不再带队,李朱濠转由林梦华和王士指导。林梦华敏锐地察觉到,这个看似学得慢的孩子,其实爆发力出色、水感极佳,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璞玉。于是,在三位教练的共同推荐下,李朱濠正式进入温州体校接受系统训练,天赋的星光,渐渐照亮了他的前行道路。

 22岁退役的“抗日英雄”,全运会最有梗的双下巴

2010年浙江省运会,李朱濠一人独揽六枚金牌,惊艳的表现让他顺利入选省队。从那个靠脸盆练换气的胆怯孩童,到省运会上光芒四射的“多金王”,他完成了一场真正的一鸣惊人。

四年磨一剑。2014年5月的全国游泳冠军赛暨亚运会选拔赛上,15岁的李朱濠以52秒79的成绩夺得男子100米蝶泳金牌,成为温州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游泳全国冠军。

回看温州泳将首次夺得全国冠军的年龄:吕志武22岁,徐嘉余18岁,陈慧佳17岁——而李朱濠,将这个纪录刷新至15岁。

 22岁退役的“抗日英雄”,全运会最有梗的双下巴

更令人振奋的是,他这一成绩,与两年前菲尔普斯伦敦奥运夺金的51秒21相比,已不再遥不可及。中国蝶泳,第一次如此接近世界之巅。

夺冠之后,启蒙教练林梦华难掩激动:“吴国忠教练如果还在,一定比我更高兴。”遗憾的是,与病魔抗争的吴国忠教练因肝癌离世,终究未能亲眼看到爱徒站上最高领奖台。

谈到第一次参加亚运会的感受,年轻的李朱濠带着一股“初生牛犊不怕虎”的劲儿:“那时我还小,对亚运会其实没啥概念。全国比赛我都比过了,难道还怕和外国人比一比吗?”

真正让李朱濠的名字响彻全国的时刻,发生在2018年11月的东京。在国际泳联短池世界杯男子200米蝶泳决赛中,七名日本选手并肩而立,唯一的例外,是来自中国的李朱濠——由于东道主可向国内俱乐部开放报名,而其他国家选手均未报名该项目,便形成了这“以一敌七”的赛场奇观。

 22岁退役的“抗日英雄”,全运会最有梗的双下巴
 22岁退役的“抗日英雄”,全运会最有梗的双下巴

发令枪响,李朱濠从第四道跃入水中,在七名东道主选手的“围剿”中一路领先,最终以1分50秒92的成绩强势夺冠,不仅刷新了自己保持的全国纪录,更让五星红旗在东京的赛场上高高飘扬。

赛后,李朱濠在社交媒体上轻描淡写地调侃:“可能是我比较耐打。”这句谦逊中透着自信的话语,瞬间传遍网络,“抗日先锋”的称号,也不胫而走。

 22岁退役的“抗日英雄”,全运会最有梗的双下巴
 22岁退役的“抗日英雄”,全运会最有梗的双下巴

但谁能想到,赛场上霸气十足的“抗日先锋”,生活中却是截然不同的另一副面孔。

记者们很快发现,李朱濠的赛后采访,总是不按常理出牌,让人难以抓住他的脑回路。当其他选手认真总结技术细节时,李朱濠往往会不顾形象地累瘫在地,用他那带着一点温州口音的普通话抱怨——

“不行了,好累啊,不想动了。“

“可能200米不太适合我。”

“感觉自己硬得像石头……”

这一副强耍无赖又惫怠的面孔,反而因为率真不做作,让他迅速赢得了泳迷的喜爱,并喜提荣誉称号“废狗少年”和“李猪”。

 22岁退役的“抗日英雄”,全运会最有梗的双下巴

这份独特的个性,让国家队的主管们也大挠其头,对应该把他分配到哪里更是好生斟酌了一番。

最终,徐国义的教练组收容了他。

在中国游泳队,徐教练以善于因材施教著称,他的训练组更是以包容开放的氛围闻名,汇聚了叶诗文、徐嘉余等一批个性鲜明的选手。这里不像一个严格意义上的运动队,反倒更像一个各具特色的“游泳门派”。

于是,在这个特殊的“门派”里,李朱濠如鱼得水。年纪最小的他,凭借着天生的幽默感和活泼性格,很快成为组里的“团宠”。徐国义教练对这个最小的弟子格外疼爱,虽然训练时一丝不苟,要求严格,但在生活中却给了他足够的空间去展现真性情。可以说,在徐国义教练的麾下,李朱濠不仅技术细节上被精雕细琢,个性上也得到了最好的保护与发展。

对于泳迷们而言,李朱濠在社交媒体上的日常是不可多得的乐子——废狗少年的微博就像他的个性一样鲜活生动,有每日里对训练辛苦的碎碎念,有中二气质爆表的摆拍,也有让人忍俊不禁的“沙雕”瞬间。

最经典的一次,他公然“挑衅”徐嘉余的粉丝:“突然想到,甲鱼哥的粉丝们你们是不是非常羡慕我,我每天都跟甲鱼哥睡在一起,还能对他的肉体为所欲为,这么一想我真是个遭人嫉妒的男人。”徐嘉余立即现身“辟谣”,晒出独处照片并配文:“呵呵,自己睡。”这番妙趣横生的隔空互动,让网友们看得津津有味。

 22岁退役的“抗日英雄”,全运会最有梗的双下巴

训练场上的他同样是个开心果。在一次国家队公开课上,到了放松环节,他竟然偷偷把傅园慧的毛巾扔进水里,随后趁其不备,一把将“洪荒少女”推下水。突如其来的玩笑引得全场爆笑,连一向严肃的教练都忍不住摇头失笑。这些看似调皮捣蛋的举动,却为高强度的训练生活注入了难得的轻松氛围。

上有徐国义亦师亦父的关怀,下有师兄师姐们的呵护,李朱濠很是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时光。他就像武侠小说里那个天赋异禀又最得宠爱的小师弟,在最适合自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。泳迷们爱他的比赛,更爱他真实可爱的个性;教练欣赏他的天赋,更欣赏他保持本真的品质。

那些年里,所有人都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,期待着他从“天才少年”成长为“泳坛巨星”的完美故事。

 22岁退役的“抗日英雄”,全运会最有梗的双下巴

但就在李朱濠、徐嘉余等弟子在泳坛乘风破浪之时,“徐门”却迎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。

2015年,里约奥运备战进入关键时刻,一则消息震动泳坛:徐国义教练被确诊患有脑部肿瘤——颅内恶性胶质瘤四级。这对正值上升期的中国游泳而言,无异于晴天霹雳。

 22岁退役的“抗日英雄”,全运会最有梗的双下巴

但这位将毕生献给泳池的功勋教练,用行动诠释了何为“鞠躬尽瘁”。术后仅五个月,他便重返训练一线。徐指导与妻子无儿无女,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弟子身上。甚至徐嘉余在里约拿了银牌,徐指导依然自责不已:“如果不是我得了病没跟队,他的成绩本该更好。”

他曾动情地说:“为中国游泳奉献,就是我的本职工作。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,也是心甘情愿的。”这句话,后来成为了“徐门”弟子心中永不熄灭的灯火。

然而,命运的残酷接踵而至。2020年7月19日,徐国义指导因病在北京逝世,享年50岁。“徐门”失去了掌舵人,那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大家庭,顿时被巨大的悲伤笼罩。

更让人痛心的是,就在恩师与病魔抗争的同时,他门下那个最灵动的小师弟李朱濠,也步入了职业生涯的至暗时刻。2019年初,备战东京奥运的关键阶段,李朱濠在一次训练中意外扭伤脚踝。这本是一次普通的运动损伤,却在蝶泳这个“不是人游的”项目中,演变成了挥之不去的噩梦。

 22岁退役的“抗日英雄”,全运会最有梗的双下巴

李朱濠曾如此形容蝶泳训练:“全身都负重后,抬胳膊像绑了铅块一样,但还要坚持每一下的‘挪动’。有点像你做引体向上,在已经力竭的时候,突然有人趴在背上,你却还要往上拉。”

脚踝的旧伤让这种极限训练变成了无尽的煎熬。伤病缠身,状态下滑,而恩师的离世,更让他失去了精神支柱。

2021年陕西全运会,李朱濠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摘得男子100米蝶泳银牌,随后作出了那个让无数人扼腕的决定——退役。

那一年,他仅22岁。

 22岁退役的“抗日英雄”,全运会最有梗的双下巴

“很多人对我作出退役这个选择感到十分意外,但其实这是我经过长时间深思熟虑的。因为伤病确实给我造成了不小的影响。”李朱濠的语气平静,却掩不住深深的遗憾。那个曾经光芒万丈、誓言要在世界纪录上刻下名字的少年,终究没能敌过命运的作弄。

徐国义的离世与李朱濠的早退,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。自此,中国男子蝶泳再难现昔日辉煌。巴黎周期,中国泳军迎来新的曙光——蛙泳覃海洋横空出世,仰泳徐嘉余老当益壮,自由泳潘展乐天赋无双。唯独蝶泳一项,成为无数人心中的意难平:“如果徐指导还在,如果李朱濠没有受伤……”

如今,陈俊儿等新秀仍在努力追赶李朱濠当年的高度,但那条通往世界之巅的道路,已然荆棘丛生。

曾经欢声笑语的“徐门”弟子,如今各奔东西,唯有徐嘉余依然十年如一日,孤独地守护着门派的荣光,与那份未竟的梦想。

火炬仍在燃烧,但传递的火炬手,如今身在何方?

 22岁退役的“抗日英雄”,全运会最有梗的双下巴

退役后的李朱濠,并没有远离那片熟悉的碧波。他回到了省里,在浙江职业技术学院游泳系,从一名普通的助教开始,重启了人生的篇章。

从运动员到教练,李朱濠的生活轨迹看似未曾改变——依然是宿舍到游泳馆的"两点一线",依然是那个简单纯粹的世界。"我是一个很宅的人,也没啥其他的爱好,休息日喜欢在宿舍看电影。"

李朱濠标志性的幽默依然如故,"要说变化最大的地方,莫过于现在可以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了。可能很快就会变成个大胖子。"没想到一语成谶。

 22岁退役的“抗日英雄”,全运会最有梗的双下巴

然而,在这轻松调侃的背后,是一份沉甸甸的传承使命。

当年徐组里最调皮的小师弟,如今接过了师父的衣钵,正以另一种方式,帮助着那位"老当益壮"的师兄徐嘉余继续在泳坛拼搏。这一幕,宛若武侠故事的现实演绎——门派中的大师兄仍在江湖征战,而那个最具天赋的小师弟,则继承了师父的遗志,以新的身份延续着门派的荣光。

如今,他不仅负责带领11至13岁的小队员,将自己多年来在国内外赛场上积累的经验与感悟,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,更是要帮助师兄徐嘉余以高龄之神延续状态,再战洛杉矶——责任不可谓不重大。

"希望能用我的专业知识和这些年的比赛经验,为我们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,为国争光。"这简单的话语,恰是对恩师徐国义最好的告慰与纪念。

 22岁退役的“抗日英雄”,全运会最有梗的双下巴

李朱濠的转型,离不开近年来中国体育改革的深化。在国家"十四五"体育发展规划的指引下,体育总局持续完善运动员保障体系,推动"体教融合"向纵深发展。各地体育部门积极构建运动员职业转型支持体系,为像李朱濠这样的优秀退役运动员开辟新的发展通道。这些举措如同及时雨,为退役运动员的二次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撑,也让中国体育的薪火相传有了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。

命运虽然无情,但李朱濠仍在以自己的方式,书写着属于他的传承故事。

从惊艳世界的“抗日先锋”,到甘为人梯的年轻教练,李朱濠用他独特的方式诠释着体育精神的真谛。人生的赛道从来不止一条,真正的强者当能在逆境中寻找新的方向。22岁的他被迫告别泳池,26岁的他却在水花飞溅的池畔找到了新的战场。

在中国游泳的星河中,李朱濠不是最璀璨的那颗,但他的故事却格外动人——这是一个关于梦想不灭、传承不止的故事。正如恩师徐国义毕生践行的誓言:“为中国游泳奉献,就是我的本职工作。”如今,这份信念已在他最年轻的弟子心中生根发芽。

泳池依旧碧波荡漾,当年的天才少年,如今正以教练的身份,守护着门派的传承与新一代的梦想。

 22岁退役的“抗日英雄”,全运会最有梗的双下巴

炬火若熄,就请让我,来试着成为照亮前路的光。

游泳馆上空的照明灯依然闪亮,混合采访区的热闹也未散去,徐嘉余仍在忙着应付记者们的提问,却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叫嚷道:“徐嘉余,快点快点,吃饭了!”

循声望去,毫不客气的催促声中,熟悉的笑脸,一切恍如昨日。